返回首頁

IFC二期染紅 中資佔租戶近半

來源:蘋果日報    日期:2021-03-24

image.png

香港政治氣候急劇變化,作為本港金融中心地標的中環國際金融中心(IFC)二期商廈,已先後遭多間外資公司退租,由中資公司進駐。《蘋果》統計其過去近18年租務變化,發現中資公司由最初僅兩間,激增至目前35間,近乎佔整體用戶一半;而港資公司則只剩下業主港鐵(066)、恒基地產(012)及金管局,其他港資租戶基本退場,正是過去廿載香港染紅的縮影。


國金二期2003年落成,正遇上沙士危機,商廈單位較難租出。不過其時香港有真正國際化一面,外資租戶佔近七成,而且資本多樣化,包括歐洲、東南亞、日韓等大型金融機構,甚至是已沒落的雷曼兄弟及保險集團AIG。


至於港資機構亦佔最初期租戶分佈近四分一,早年有近10間公司、包括立法會議員張華峰旗下的本地券商恒豐證券可以上樓。早年法律界的郭琳廣、葉禮德、陳韻雲亦設有辦公室。


最初僅佔不足5%

第一代入主國金二期的租戶,基本上極難見到中資身影。據本報搜查資料,第一代中資租戶基本上只有生產錶及木材的中國光大科技(256,已多次易手)及長海船務,以初期國金租戶約47間機構計,中資佔比僅不足5%。


直到近年這座標誌性建築出現外資退、中資上格局。尤其2007年後陸續有中資進場,包括傳統中資金融機構如平保(2318)、新華資產管理及民行(1988)等。


最近一年國金進一步吸納各類型中資公司,包括主要股東一度失蹤的藍鼎國際(582)、剛刑滿出獄的前首富黃光裕旗下國美零售(493)等,另有不少相對小型的資管及基金公司進駐。以2021年租戶有約81間機構計,現時中資公司已35間,佔比多達43%,與外資平分秋色。


美國克林信大學經濟系副教授徐家健直言,自從中央要求香港成內地企業「走出去」的跳板,中資取代外資及部份華資的趨勢進一步擴大,「中資一路都有部署,好似2008年金融海嘯後,外資機構做唔住搬走,內地資金見IFC有平貨就執。對中資機構嚟講,IFC係情意結、身份象徵,可以喺中環插旗」。


按揭計算機

×
樓價($)
按揭成數(%)
利率(%)
返還年期(年)
首期($)
每月還款($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