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首頁
年度   |
  • 2023
  • 2022
  • 2021
  • 2020
  • 2019
月份    |
  • Jan
  • Feb
  • Mar

工廈在疫情前後最受資金追捧,新加坡豐樹基金早前放售旗下物業,當中粉嶺豐樹粉嶺物流中心獲買家出價逾6.5億元洽購至尾聲,有指以華潤物流呼聲最高。

豐樹粉嶺物流中心位於業和街4至8號,地盤面積約27588方呎,現為6層高物流倉,總樓面約137382方呎。物業早前推出放售,由於屬全幢統一業權項目,故受買家歡迎,據悉有出價逾6.5億元,呎價逾4700元,有機會短期內落實成交。市場指華潤物流對項目甚具興趣,曾出價洽購。

來源:信報


通關後商舖買賣交投活躍,位元堂(00897)以售後租回形式出售大圍地舖,作價6680萬元,持貨14年賬面獲利1.2倍。

位元堂和宏安集團(01222)聯合公布,位元堂旗下間接全資附屬公司以6680萬元出售大圍道66至72號華美樓地下B舖,建築面積約1000方呎,呎價約6.68萬元。位元堂將售後租回3年,月租18.6萬元,新買家可享逾3.3厘租金回報。

資料顯示,原業主於2009年10月以3000萬元購入上址,賬面獲利3680萬元或1.2倍。

凱施鰂魚涌商場舖虧14%

本地老牌餅店凱施餅店老闆蕭偉堅或相關人士,以1468萬元售出鰂魚涌海光街13至15號海光苑商場地下21號舖,建築面積約222方呎,呎價約6.61萬元。物業於2015年4月以1715萬元買入,持貨近8年,賬面虧損247萬元,貶值14.4%。

另外,市傳銅鑼灣羅素街2至4號Plaza 2000地下2及3號舖,建築面積合共約3916方呎,以約80萬元租出,呎租約204元。

來源:信報


踏入後疫情時代,跨國企業持續削減營運成本,包括調整寫字樓租用規模。中環指標甲級商廈國際金融中心二期(IFC 2)首批大型租戶之一的法國巴黎銀行(BNP Paribas,下稱法巴),現租用該廈4層,租約明年到期,據悉將放棄其中3層,涉及接近7萬方呎樓面。大業主正把相關樓面放租,意向呎租約160元,成為國金二期未來一年最大宗樓面放租個案。

法巴目前正租用國金二期60至63樓共4層為香港總部,每層租用面積(Lettable Area)約23295方呎,合共約93810方呎,有關租約明年2月到期。據悉,法巴有意放棄續租部分樓面,原先只打算續租60及63樓兩層,近期有意只「留低」63樓一層。至於其餘3層,大業主現已推出市場放租,合共69885方呎樓面,意向呎租約160元,即每層月租約372.7萬元,3層總月租逾1118萬元。

image.png

遷太古坊商廈節省開支

早前消息傳出,法巴部分部門如資產管理業務等的辦公室,已由國金二期搬遷到鰂魚涌太古坊林肯大廈,為逐步收縮中環辦公室規模作出準備。

資料顯示,法巴早於2006年起承租國金二期5層半樓面作為香港總部;2011年縮減至租用59至63樓共5層,合共總租用樓面達11.65萬方呎。法國巴黎銀行2018年才續租上述樓面6年,至2024年,月租高達2096.55萬元,呎租達180元。

不過,法巴突然在2021年初提早3年退租59樓全層,並推出該層招頂租,最後由對沖基金Citadel以每呎150元租用,月租約349萬元。法巴則留用國金二期4層至今,但相信明年會再進一步收縮樓面。

事實上,法巴早已部署把辦公室搬遷到非核心商業區以節省租金開支,早年已租用太古坊電訊盈科中心超過5層,涉及約7萬方呎;2018年更加大手向太古地產(01972)租用太古坊林肯大廈8層共10萬方呎樓面,涉及月租約450萬元,呎租45元,租期長達10年,目前合共在太古坊租用約17萬方呎樓面。市場人士表示,法巴亦有意洽租全新商廈太古坊二座最少一層約2.5萬方呎樓面。


來源:信報


中原(工商舖)工商部表示,火炭豐利工業中心低層相連單位,面積共約6082方呎,以交吉形式售出,涉及成交價約2000萬元,呎價約3288元。


該行指出,原業主從事塑膠行業,於2018年先後共斥資約536萬元購入上述單位,一直自用單位多年,賬面獲利約1464萬元,物業升值約2.7倍。而買家則為投資者,有意購入該單位作長線投資。


來源:信報


利嘉閣(工商舖)地產表示,中環歐陸貿易中心中層單位,建築面積約3000方呎,租金叫價13萬元,呎租約43元。


單位間隔方正,裝修新淨,開揚光猛,已安裝來去水,更享有維港景觀。


該行指出,歐陸貿易中心座落於港鐵中環站干諾道中出口旁,屬中環商業區核心地段,適合各行業租用作辦公室。


來源:信報


通關後工商舖市况轉佳,仲量聯行最新發表的《香港地產市場觀察》報告表示,本港甲級商廈市場連續3個月錄得淨負吸納量後,上月再錄得正吸納量(見圖),涉約1.69萬方呎正吸納量。新租賃成交個案中,以德勤租用新地(0016)觀塘The Millennity兩層樓面較矚目,涉約3.88萬方呎。據悉,德勤以呎租約28元承租,即月租約108.64萬元。


據仲量聯行資料顯示,去年11月甲廈再度錄負吸納量,達4.44萬方呎,同年12月負吸納量更升至11.69萬方呎。隨着港府去年底起放寬防疫限制,帶動寫字樓租賃查詢及睇樓活動趨增,今年1月寫字樓吸納量為負1.69萬方呎,上月亦是近4個月再錄正吸納量。


仲量聯行香港董事總經理鮑雅歷表示,截至上月底,商廈空置率為12.3%,主要是帝國集團旗下黃竹坑甲廈S22落成所致。他指,寫字樓租賃市場持續改善,有不少保險及金融機構查詢,另亦有企業物色新寫字樓,有助吸納新供應。據報告資料,上月整體租金按月下跌0.7%。主要分區市場中,中環和灣仔/銅鑼灣租金分別下跌0.8%和1.2%,尖沙嘴租金則保持平穩。


曹光彪家族2.5億入市南商金融中心

商舖市場方面,受惠於跨境旅客逐漸恢復,1月零售業總銷貨額按年升7%,零售類別中,珠寶首飾、鐘表及名貴禮物類別銷貨額升幅達23.1%。仲量聯行香港研究部執行董事黃志輝表示,今年1月入境人數上升至近50萬人次,較去年12月約16萬人次增加2.1倍,上月份旅客人數預計將進一步回升。


另新世界(0017)旗下長沙灣南商金融創新中心,通關後項目最大宗入市個案的買家終曝光。項目以逾2.522億元售出27樓約半層樓面連5個車位,登記買家為Park Mansion Hong Kong Limited,董事包括曹其鏞及曹惠婷,為已故港龍航空創辦人之一、「毛紡大王」曹光彪長子及孫女。


來源:明報


工廈活化政策帶動下,大大提升舊式工廈重建價值,發展商伺機放售同類物業。世邦魏理仕獲委託以要約形式出售屯門寶泰工業大廈、以及山齡工業大廈兩幢工廈物業。據悉,物業由英皇國際(00163)或有關人士持有,市值約6.2億港元。


上述工廈位於新安街13至15號,地盤面積共約20,000方呎,兩幢工廈分別於1976年及1977年落成,現有樓面約88,154方呎,目前租戶包括物流公司及汽車維修公司。


該物業具重建潛力,兩廈重建後樓面面積合共約22.8萬方呎,有關重建規劃申請已獲批准。


世邦魏理仕香港資本市場部執行董事及主管甄浚岷表示,工業物業持續供不應求,政府近年推出市場招標的工業用地有限,而過去20年平均每年有近100萬方呎的工業庫存,因重建或物業轉型而流失。


他指出,工業物業租賃需求非常,租金持續上升,空置率自2004年以來一直保持在5%以下。截至2022年第四季度,全港工業物業空置率更低至2.6%,資本價值按年增長8.6%,租金則上升5.3%。


來源:東方日報


受惠通關效應及經濟復甦帶動,市傳新世界(00017)長沙灣南商金融創新中心再錄大額成交。有買家以近2.4億元大手購入一批高層單位,創通關後最大額的甲廈成交。


據了解,有關買家見本港經濟已逐漸復甦,加上單位享藍巴勒海峽廣闊海景,同區罕見,故大手購入單位自用。以單位總面積15263平方呎計算,呎價接近1.6萬元。項目開售至今累已售八成樓面,通關前後合共錄得近10宗成交,套現4億元。


南商金融創新中心位於長沙灣荔枝角道888號,鄰近港鐵荔枝角站,交通配套方便。


來源:信報


新冠疫情去年嚴重打擊零售業,整體舖市受重創。差餉物業估價署最新公布的2023/24年度應課差餉租值顯示,銅鑼灣羅素街一眾舖王租值下跌逾25%。


其中,羅素街59至61號地下G1至G4號舖,面積約700方呎,最新租值為366萬元,按年下跌34.41%;相對疫情前挫64.53%。


羅素街2至4號PLAZA 2000地下至3樓,最新租值2606.4萬元,按年下跌25%;羅素街20號地舖,面積1000方呎,最新租值300萬元,按年下跌38%。


另一零售購物區尖沙咀,1881 Heritage地下8號舖,最新租值2148萬元,按年挫約50.8%。


來源:信報


疫情除影響商舖租值外,商廈物業亦受疫情拖累,據差估署資料顯示,中環指標甲廈中環中心頂層全層單位,總面積13,213方呎,來年度的租值續跌,應課差餉租值為944.4萬元,較2022/23年度1098萬元低153.6萬元或14%,除連續第三個年度下跌外,是次跌幅更是三個年度中最大。

南商金融中心錄2.4億成交

資料顯示,該物業2020/21年度租值為1341.6萬元,是近9個年度最高,換言之,最新租值從高位回落397.2萬元或近30%。另由「收租王」永倫集團2018年4月以5.3億元購入,並以呎價61,844元,成為本港最高呎價商廈物業的中環皇后大道中9號一個全層單位,來年度應課差餉租值643.2萬元,按年跌約5%,亦是連跌3年,累跌194.4萬元或23%。

此外,市場消息指,新世界(0017)旗下長沙灣南商金融創新中心獲買家以近2.4億元購一批高層單位。該批單位總面積15,263方呎,即成交呎價近1.6萬元。資料顯示,項目自2020年開售至今,累售八成樓面,通關前後錄近10宗成交,套現4億元。


來源:明報


按揭計算機

×
樓價($)
按揭成數(%)
利率(%)
返還年期(年)
首期($)
每月還款($)